抗战时期的金融战
1、杭州三地,由此本来是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库存5亿元,变成了南昌1亿元、长沙4亿元、杭州2亿元,长沙、南昌成为最大的现金增长地区,半个月内,长沙现钞增加2亿余元,南昌现钞增加3亿元,这和其处于沿海到纵深内陆的中间地带,便于担当起现金转运中间站的地位相关。
2、这里不论述俄罗斯和北约那个更持久。先总结金融战对大战成败的影响。其中包括一战二战和中央苏区。我们依据时间线一一看来。
3、在军情战报部分,主要收录了戴笠收集、整理和上报的各类军事和情报资料,这些战报详细记录了他对战争动态的敏锐洞察和分析。而在经济作战篇章中,读者能够了解到戴笠指挥下的物资抢购、抢运以及金融战策略,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策划印制假钞,意图扰乱日本占领区金融秩序的行动。
4、冀钞(jìchāo)。抗战时期高捷诚主持发行是冀钞,华北银行、西北农民银行、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,发行人民币时,“冀钞”才退出流通。冀钞(jìchāo)亦称“冀南币”。1939年10月抗日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,流通于晋冀鲁豫边区。1948年5月后成为华北解放区本位币,同年底停止发行。
日本二战侵华造成损失按今天货币应是多少?
战后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,拿回了一些被日本鬼子抢劫的东西,但这与实际被劫的数目相距甚远。巨额黄金、银元被劫,战后却丝毫未还。战时损失的书籍,国内统计调查至少在300万册,实际归还仅15万多册。有案可据的重要被劫文物有15345件,实际只归还了2000件。这令中华子孙永痛于心。
据统计,在整个二战期间,我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。工业、农业大部分被摧毁,按照当时的货币计算,大概损失了1200亿美元,这还不包括间接损失。而日本投降后,雅尔塔会议上委员会提出日本对外赔款540亿美元,每个国家都在统计自己的损失,其中美、英、苏、法提出的赔款额就已经远远超出了540亿美元。
日圆,日本的官方货币,始于1871年制定。其纸币被称为日本银行券,面额多样,包括1000、2000、5000、10000等。早在1871年,日圆的制定就确立了其与纯金1500毫克的等值关系。随后,设立了一级币值单位钱,相当于0.01日圆。现今,1美元兑换约80日圆。
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,按1945年货币折算,约为6500亿美金。
二十年代一美元相当现在多少
美元左右 。这是不等值的,1935年的美元具有收藏价值,1935年的20美元现在的收藏价值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,等于增值50倍左右,换算而来。这个是没有确切答案的,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,对比的商品不同或衡量其价值判断的因素不同,对比所得出的结果也是有差异的。
另外,从消费物价指数来看,1920年的1美元在1980年相当于现在的143美元。这一数据反映了自1920年以来,美国的通货膨胀情况。然而,如果以具体物品为基数进行比较,差异则更为显著。例如,1920年的1美元购买力远高于1980年,因为那时的生活成本较低,许多商品的价格远低于今天。
按照资料进行估计,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英镑大约相当于目前400美元的购买力,具体资料如下所示:1717年,牛顿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(纯度为0.9)3英镑17先令10便士,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31年。 现在1盎司黄金约为1200美元,所以用黄金为标准,当时的3英镑17先令10便士=现在的1200美元。
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,1英镑的购买力相当于现今的几百美元。作为国际货币,英镑当时的含金量确保了其稳固的购买力,每1英镑含有32238克纯金。据估计,这一时期的1英镑大约等同于现在的数百美元,具体数额可能会因年度汇率变动和物价水平不同而有所变化。